English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辩证思考

1999-10-15 来源:光明日报 曾康霖 我有话说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无论这“两化”是“舶来品”,还是我们对实际认识的“理论升华”,其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既是“全球化、一体化”,也是“区域化、多极化”

展望未来,说当今世界存在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是对的,但从改革开放的现实出发,我们更应当看到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经济与金融的区域化和多极化。从经济领域来说,至少有“三元结构”,即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自由贸易区和亚太自由贸易区。

不可否认在这“三元结构”的自由贸易区中,都有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或者说起举足重轻的作用:在北美自由贸易区,起主导作用的是美国;在欧洲自由贸易区,起主导作用的是德国;在亚太自由贸易区,起主导作用的是日本。它们之所以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它们的经济实力强,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所以,不仅“三元结构”的贸易区之间有“摩擦”和竞争,而且自由贸易区内部也存在主导国与非主导国、地区之间的“摩擦”和竞争。从金融领域来说,三个自由贸易区主导国的本币,成了国际货币。有人曾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货币的格局是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但这种预测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归根到底也要取决于经济实力。在经济贸易区“三元结构”的状况下,我国怎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在国际货币“三足鼎立”的状况下,我国怎样适应金融一体化的形势,恐怕不能只注重它们统一、趋同的一面,而更要注意它们差别和矛盾的一面。

既要积极参与,更要权衡利弊

有人说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与其被动地适应,不如主动地参与。主动参与是必要的,但必须权衡利弊。

应当说,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它的效应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在资源配置中得到好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好处,可以做多种概括:如有利于吸收外资;有利于获得新技术、新知识;有利于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开展国内市场竞争提高效率;有利于尽快掌握信息,更新观念等。这些理论概括,应当说都是正确的,而实际情况怎么样呢?限于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仅指出以下几点:⑴90年代中期金融资源的分配,大量流向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不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90年代后期的情况基本没有改变,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游资大量从危机所在国流向美国,便是证明。⑵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生活水平较高,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各种技术人才、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流往这些国家,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人才需求短缺,是大家公认的事实。⑶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较快,而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对较慢。⑷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或持续增长。⑸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有些国家越来越富,而另一些国家则越来越穷。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公正、公平地往来,这种不公正、不公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资金流向不公正、不公平。资金流向受利率、汇率杠杆的影响,受信用等级的制约,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操纵利率、汇率杠杆,由于发达国家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的“偏好”,任意变动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信用等级,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融资中处于不利地位,使资金流向不公正、不公平。⑵技术转让的不公正、不公平。一些发达国家把过时的、落后的技术设备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在几年前、十几年前就已经被淘汰了。⑶贸易上的不公正、不公平。这种不公正、不公平排除价格因素不论,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着力推销它的“剩余产品”,如农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供给它们的是“初级产品”和日用消费品。这表明,通过贸易转让主要是为它们提供原材料和生活服务,而不让发展中国家吸纳先进技术。⑷环境保护上的不公平。发达国家为维护自己的环境,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不开发,而从其它国家进口能源,维护他的资源,不致破坏、污染环境,这可以说是转嫁环境危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不公正、不公平的事还很多,不一一列举。究其原因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垄断和缺乏信守共同的规范。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意味着跨国公司的垄断全球化,垄断没有公正、公平可言。再说,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出现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没有一个公正的法庭裁判,自然就不公正、不公平。在这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势态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发达国家得到的好处肯定比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大得多。

既要坚持开放,更要反对霸权

在当代经济学中有这样的理念:⑴当代经济已形成一个世界性的生产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界开始模糊,各国都是商品生产链条中的一环。⑵经济的发展要靠出口启动,世界经济增长取决于世界贸易的发展。⑶某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不能关起门来调整,关起门来调整是始终调整不好的。应当说这样的理念是要把国别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之中,因而为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理念是对以下理论的否定和削弱:自力更生、增强实力,发展民族经济;扩大内需是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和长远方针;在国别范围内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上述理念需不需要调整做些修正,不是不可讨论的。在这里仅仅指出一个事实,即今年6月20日在德国科隆召开的8国首脑会议上。首脑们注重区域经济的调整,针对不同区域在发展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的区域对策,而不是笼统地热衷于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一体化。

在当代,全球都在大讲开放的条件下,我们不能不反霸权。概括地说,经济、金融方面的霸权有:只许我实行保护主义,不许你实行保护主义;共同的协议和法规,只对你有约束力不对我有约束力;提出高的“要价”,设置加入国际组织的障碍,要你屈服于他;单方面的经济制裁或以经济制裁相威胁;把与经济、贸易不相干的问题,如“人权”等联系起来,施加政治压力;控制世界金融组织制定有利于己的国际法规,修改不利于己的游戏规则;依仗资本优势,通过代理人逼迫受援国家,按自己的意图改革开放;纵容一些金融组织造市投机,传递金融危机,掠夺别国财富。

在对外开放中反对霸权:我们需要增强国力,把经济与政治、军事力量联系起来;我们需要在科学技术上创新,既要掌握和运用尖端科学技术,又要掌握和运用实用科学技术;我们需要在制度上创新,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市场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系统,防范内部可能发生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也能有效地抵制外部传导来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